疫苗资讯
最新消息
- 《预防及控制疾病(使用疫苗)规例》(第599K章)下认可疫苗的审批
- 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顾问专家委员会就复星医药提交新冠疫苗作紧急使用申请举行会议 (2021年1月18日)
- 政府回应新冠疫苗有效性和接种事宜 (2021年1月14日)
- 立法会二题:应对疫情的措施 (2021年1月13日)
-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谈疫苗接种计划(只有中文) (2021年1月13日)
- 行政长官于行政会议前会见传媒开场发言及答问内容(附短片) (2021年1月12日)
-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在立法会卫生事务委员会会议就《行政长官2020年施政报告》有关卫生政策措施开场发言稿(只有中文) (2021年1月8日)
- 政府设立网站方便市民下载电子检测记录 (2021年1月3日)
- 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谈「智方便」、「安心出行」程式和疫苗接种预约系统(只有中文) (2021年1月2日)
- 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顾问专家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附图) (2020年12月30日)
- 行政长官抗疫记者会答问内容(附图/短片) (2020年12月23日)
- 安老事务委员会主席抗疫记者会开场发言(只有中文) (2020年12月23日)
- 香港中文大学何鸿燊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抗疫记者会开场发言(只有中文) (2020年12月23日)
-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抗疫记者会开场发言(只有中文) (2020年12月23日)
-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抗疫记者会开场发言(只有中文) (2020年12月23日)
- 行政长官抗疫记者会开场发言(只有中文)(附图/短片) (2020年12月23日)
- 政府订立《预防及控制疾病(使用疫苗)规例》 (2020年12月23日)
- 政府解释有关新冠疫苗规管及监察事宜 (2020年12月17日)
- 行政长官于行政会议前会见传媒开场发言及答问内容(只有中文)(附短片) (2020年12月15日)
- 政府澄清有关订购内地疫苗的网上谣传 (2020年12月14日)
- 政府就采购新冠疫苗安排回应传媒查询 (2020年12月12日)
- 政府公布采购新冠疫苗最新进展 (2020年12月11日)
- 行政长官抗疫记者会答问内容(附图/短片) (2020年12月11日)
- 行政长官抗疫记者会开场发言(只有中文)(附图/短片) (2020年12月11日)
常见问题
- 政府在采购新冠疫苗上有何策略?
- 新冠疫苗有甚么种类?
- 政府目前预先采购的疫苗有甚么种类?
- 新冠疫苗有何好处?
- 新冠疫苗需接种多少剂?
- 新冠疫苗有甚么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限制?
- 甚么是「电子针卡」记录?
- 政府如何确保为市民接种的疫苗安全有效?
- 新冠疫苗有何规管及监察?
接种计划及地点
认识疫苗是与非
破解新冠疫苗迷思
信息图表
短片
同心抗疫:疫苗知多D - 疫苗安全篇
疫苗小知识
同心抗疫:疫苗采购
同心抗疫:疫苗知多D - 免疫系统篇
同心抗疫:疫苗成分知多D
「疫苗追踪」系列
常见问题
- 政府在采购新冠疫苗上有何策略?
- 新冠疫苗有什么种类?
- 政府目前预先采购的疫苗有什么种类?
- 新冠疫苗有何好处?
- 新冠疫苗需接种多少剂?
- 新冠疫苗有甚么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限制?
- 甚么是「电子针卡」记录?
- 政府如何确保为市民接种的疫苗安全有效?
- 新冠疫苗有何规管及监察?
政府早于本年九月公布,将会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为全港市民采购预防2019冠状病毒病的疫苗。政府一方面参与由世界卫生组织牵头的新冠疫苗全球获取机制,同时亦直接与个别疫苗制造商签订预先采购协议,以及早获取更多的疫苗供应。签订预先采购协议,目的在于疫苗仍处开发过程当中、尚未取得相关监管当局全面批准前,及早预订有较大机会成功的疫苗以供应本港市民。
新冠疫苗主要分为四种不同技术平台,包括灭活、病毒载体、核酸,以及蛋白质亚单元。政府就上述技术平台及每个技术平台中基本已进入第三期临床研究的候选疫苗,咨询卫生署辖下的新发现及动物传染病暨疫苗可预防疾病联合科学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名单载于卫生防护中心网页www.chp.gov .hk/sc/static/24002.html),以及政府的四名防疫抗疫专家顾问的意见。专家认为每个技术平台各有可取之处,亦了解政府应采购来自不同疫苗制造商及不同技术平台的候选疫苗,并采购足够剂量供应最少全港两倍人口,以分散风险并确保有足够的疫苗供应全港市民。
政府目前预先采购的三款疫苗,研发/制造商分别为科兴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灭活疫苗)、复星医药/德国药厂BioNTech(核酸疫苗),以及阿斯利康(AstraZeneca)/牛津大学(病毒载体疫苗),分别属于三个不同技术平台中,科研技术开发进展及临床研究均属前列的候选疫苗。政府采购有关疫苗是经参考专家就候选疫苗的意见,以及考虑到疫苗的供应量及时间、物流和储存办法等因素后达至的决定。疫苗采购决定完全基于安全、效能、素质及供应,绝对不涉任何政治因素。
市民早日接种安全、有效的新冠疫苗,对本港回复正常生活至为关键。 根据现有的资料,政府计划采购的疫苗能有效提供保护,对抗2019冠状病毒病。政府会继续跟进有关疫苗效能的最新资讯。 接种疫苗不仅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保护周围的人。有些人士(例如对某些疫苗成分严重过敏的人士)可能无法接种某些疫苗。这些人士如生活在已接种疫苗的人群中,他们亦能受到保护,因为如社区中有很多人接种了疫苗,大多数人都有免疫力,病原体便很难在社区内传播。
按计划采购疫苗的药厂提供的资料, 接种的人士需接种两剂相同的疫苗以产生足够的保护作用。
一般而言,大部分的疫苗是安全的,常见副作用通常轻微而且是暂时的,例如轻微发烧、接种部位红肿或疼痛。部分人士亦可能出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但这些反应一般而言亦较罕见。 事实上,新冠疫苗的研发期相比一般疫苗被大大压缩,因此不能完全排除在大规模人口接种后可能会出现罕见或未能预见的严重不良情况。政府会监察任何与使用该疫苗有关并发生在接种者身上的不良情况。
政府设立网站(www.evt.gov.hk),方便市民可以通过2019冠状病毒病电子检测记录系统,下载自己的电子检测记录。 系统稍后亦会加入「电子针卡」记录,届时市民可透过「智方便」确认身份后,同时下载2019冠状病毒病电子检测记录及疫苗注射记录。
所有疫苗必须先符合相关程序,包括通过第三期临床研究,并获得本港以外药物规管机构核准使用(包括紧急使用)和食物及卫生局局长根据《预防及控制疾病(使用疫苗)规例》(第599K章)批准疫苗在香港在紧急情况下用于政府推行的疫苗接种计划,以确保疫苗的安全、效能和素质。由于全球就疫苗的竞争十分激烈,初期供应紧绌,政府一方面透过预先采购协议向疫苗研发商争取早日有疫苗送抵本港,另一方面会继续基于最新的科学实证和临床数据,再征询专家意见,敲定疫苗接种计划的具体安排,尽早为市民接种。
政府已订立《预防及控制疾病(使用疫苗)规例》(第599K章))(《规例》)。根据《规例》,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局长)可批准认可新冠疫苗(疫苗)在香港在紧急情况下作指明用途,即基本上是指由政府推行的疫苗接种计划。在批准认可疫苗前, 局长须在顾及顾问专家委员会经考虑该疫苗的安全性、效能及质素的意见。除其他要求外, 该疫苗须有一个本港以外药物规管机构或世界卫生组织核准使用。规例订明局长须订立机制监察任何与使用该疫苗有关并发生在接种者身上的不良反应。
卫生署有既定机制严肃跟进每一个接收药物(包括疫苗)的不良反应报告。卫生署一向设有药物警戒系统,当中包括收集药剂业界及医护人员呈报的疫苗接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报告(尤其是严重的不良反应),就呈报相关资料会进行因果关系评估,确定是否与疫苗接种有关。卫生署亦会监察先进国家和地区的药物监管部门及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对有关疫苗的最新安全及成效评估。如认为接种有关疫苗的风险高于效益,卫生署会采取适切的跟进行动,包括提交相关资料给顾问专家委员会检视及考虑是否向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建议撤销相关疫苗的认可。就新冠疫苗可能引致的不良反应,卫生署会根据《规例》并参考现有机制进行监察,并会保持一贯的监控水平。
接种计划及地点
- 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接种计划为何?
- 市民是否可以选择接种哪一款疫苗?
- 社区疫苗接种中心(Community Vaccination Centre)的运作为何?
政府将推出一项全港性的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接种计划(计划),按高危类别分阶段及有秩序地为所有香港居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计划属自愿参与性质。在计划下,新冠疫苗接种会在不同处所进行,包括医院、诊所、外展至院舍及社区疫苗接种中心(Community Vaccination Centre)。
政府根据情况,按群组、环境和疫苗抵港时间等,决定于某段时间为市民接种哪一款疫苗。现时预期不能在同一时间和地点向市民提供多于一款新冠疫苗,如市民想选择另一种疫苗,可选择在另一地点接种另一款疫苗。
为支援全港性的新冠疫苗接种计划(计划),政府由2021年初起,将在多个地区开设社区接种中心(Community Vaccination Centre) ,按高危类别分阶段及有秩序地为所有香港居民免费接种BioNtech新冠疫苗。
预约方法: 为免人群聚集及安排分流,前往接种疫苗前,市民可到计划的预约网站(稍后公布)预约时段。
疫苗接种: 到达疫苗接种中心后,工作人员会在接种疫苗前向接种人士解释相关资讯并确认其是否适合接种疫苗。接种疫苗后,接种人士需在现场逗留观察最少15分钟才可以离开。
地点及开放时段: 稍后公布。
认识疫苗是与非
- 人体的天然免疫比疫苗诱导的免疫更健康和有效?
- 疾病对我带来的伤害小于疫苗?
- 疫苗含有有毒成分?
- 疫苗会削弱我的免疫系统?
- 所有疫苗我只要注射一剂,就可终生免疫?
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的最好方法之一。 感染病毒本身的风险要比接种疫苗的风险远高得多。据估计,疫苗每年挽救共200万至300万人的生命。 疫苗通过与你身体的天然防御系统合作来建立保护,从而降低患病风险。我们接种疫苗不仅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保护身边的人。
与所有药物一样,接种疫苗后可能会产生副作用。然而,这些症状通常很轻微,持续时间很短,如手臂疼痛或轻度发烧。更严重的副作用是可能的,但极其罕见。 请记着,疫苗可有效预防疾病。 疾病造成的严重伤害远高于接种疫苗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疫苗包含着不同成分,以保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当中很多已经在数十亿剂疫苗中使用了几十年。 疫苗的每种成分都有其特定用途,在生产过程中,对每种成分都进行了测试。疫苗所有成分都通过安全检定。
疫苗接种是一种简单、安全和有效的方法,在人们接触有害疾病之前为其提供保护,使其免受这些疾病的危害。事实上,疫苗利用你身体的天然防御机制来建立对特定感染的抵抗力,并增强你的免疫系统。
一些疫苗只需要给予单一剂量,就可有终生保护。然而,大多数的疫苗都需要接种多于一次的剂量(即相隔约数个月后接种第二剂,或第三剂)。有些疫苗,在上述基础疗程的「多次剂量」后,更需要在某固定期限之后(如一年或数年)接受「加强剂量」。
破解新冠疫苗迷思
- 新冠疫苗研发和测试迅速,所以不安全?
- 信使核糖核酸 (mRNA) 新冠疫苗会改变人体的脱氧核糖核酸 (DNA)?
- 很多人感染2019冠状病毒病后都会康复, 所以我们就不需要疫苗?
- 新冠疫苗可通过微芯片或植入脑部控制人体?
- 早前参与BioNTech/复星疫苗临床试验的四个面瘫个案,被证实与疫苗有关?
2019冠状病毒病的疫情需紧急行动。但这并不代表会绕过任何安全规定或测试。尽管由于对疫苗的急切需要加快了过程,但研发过程并没采取任何捷径。事实上,有许多技术发展使疫苗的开发可以更加迅速。 疫苗中的所有成分,以及疫苗本身,都经过全面核对和监测,以确保其安全性。
信使核糖核酸 (mRNA) 不会进入细胞核,也不会影响我们的脱氧核糖核酸(DNA)。 mRNA疫苗指导我们的细胞如何制造出一种蛋白质(或蛋白质部分),从而引发免疫反应。真正的病毒进入我们身体时,我们便可免受感染。
2019冠状病毒病是一种致命疾病,可导致严重病患 – 而且还有我们尚未完全了解的长远后果。研发新冠疫苗就是要减少死亡和严重并发症。 尽管有很高比例的人从2019冠状病毒病中康复,但也有不少患者出现严重疾病甚至死亡。感染病毒但不出现症状也很常见,在这情况下这些隐型感染者也可能把病毒传播给其他人。 当你作出接种疫苗选择时,不仅可以保护你自己,而且可以减低家人和其他身边人受2019冠状病毒病引起死亡和严重疾病的威胁。
疫苗中的所有成分,以及疫苗本身,都经过全面测试和核对。有些人声称新冠疫苗将用于向接种者植入微芯片,以便可以通过5G手机发射塔追踪或控制人体。这是错误的。没有新冠疫苗可以追踪个人或将个人信息收集到数据库中。
在临床试验期间,曾经有四位参与者接种BioNTech/复星疫苗后出现面瘫。其后美国药监局调查发现面瘫的病发率,与平日发生的差不多,未能证明是疫苗导致的,而世界卫生组织表示会继续监察,到这一刻未有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