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資訊
最新消息
- 《預防及控制疾病(使用疫苗)規例》(第599K章)下認可疫苗的審批
- 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就復星醫藥提交新冠疫苗作緊急使用申請舉行會議 (2021年1月18日)
- 政府回應新冠疫苗有效性和接種事宜 (2021年1月14日)
- 立法會二題:應對疫情的措施 (2021年1月13日)
-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談疫苗接種計劃(只有中文) (2021年1月13日)
- 行政長官於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開場發言及答問內容(附短片) (2021年1月12日)
-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在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會議就《行政長官2020年施政報告》有關衞生政策措施開場發言稿(只有中文) (2021年1月8日)
- 政府設立網站方便市民下載電子檢測記錄 (2021年1月3日)
-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談「智方便」、「安心出行」程式和疫苗接種預約系統(只有中文) (2021年1月2日)
- 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舉行第一次會議(附圖) (2020年12月30日)
- 行政長官抗疫記者會答問內容(附圖/短片) (2020年12月23日)
- 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抗疫記者會開場發言(只有中文) (2020年12月23日)
- 香港中文大學何鴻燊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抗疫記者會開場發言(只有中文) (2020年12月23日)
-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抗疫記者會開場發言(只有中文) (2020年12月23日)
-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抗疫記者會開場發言(只有中文) (2020年12月23日)
- 行政長官抗疫記者會開場發言(只有中文)(附圖/短片) (2020年12月23日)
- 政府訂立《預防及控制疾病(使用疫苗)規例》 (2020年12月23日)
- 政府解釋有關新冠疫苗規管及監察事宜 (2020年12月17日)
- 行政長官於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開場發言及答問內容(只有中文)(附短片) (2020年12月15日)
- 政府澄清有關訂購內地疫苗的網上謠傳 (2020年12月14日)
- 政府就採購新冠疫苗安排回應傳媒查詢 (2020年12月12日)
- 政府公布採購新冠疫苗最新進展 (2020年12月11日)
- 行政長官抗疫記者會答問內容(附圖/短片) (2020年12月11日)
- 行政長官抗疫記者會開場發言(只有中文)(附圖/短片) (2020年12月11日)
常見問題
- 政府在採購新冠疫苗上有何策略?
- 新冠疫苗有甚麼種類?
- 政府目前預先採購的疫苗有甚麼種類?
- 新冠疫苗有何好處?
- 新冠疫苗需接種多少劑?
- 新冠疫苗有甚麼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和限制?
- 甚麼是「電子針卡」記錄?
- 政府如何確保為市民接種的疫苗安全有效?
- 新冠疫苗有何規管及監察?
接種計劃及地點
認識疫苗是與非
破解新冠疫苗迷思
信息圖表
短片
同心抗疫:疫苗知多D - 疫苗安全篇
疫苗小知識
同心抗疫:疫苗採購
同心抗疫:疫苗知多D - 免疫系統篇
同心抗疫:疫苗成分知多D
「疫苗追蹤」系列
常見問題
- 政府在採購新冠疫苗上有何策略?
- 新冠疫苗有甚麼種類?
- 政府目前預先採購的疫苗有甚麼種類?
- 新冠疫苗有何好處?
- 新冠疫苗需接種多少劑?
- 新冠疫苗有甚麼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和限制?
- 甚麼是「電子針卡」記錄?
- 政府如何確保為市民接種的疫苗安全有效?
- 新冠疫苗有何規管及監察?
政府早於本年九月公布,將會採取「雙管齊下」的策略,為全港市民採購預防2019冠狀病毒病的疫苗。政府一方面參與由世界衞生組織牽頭的新冠疫苗全球獲取機制,同時亦直接與個別疫苗製造商簽訂預先採購協議,以及早獲取更多的疫苗供應。簽訂預先採購協議,目的在於疫苗仍處開發過程當中、尚未取得相關監管當局全面批准前,及早預訂有較大機會成功的疫苗以供應本港市民。
新冠疫苗主要分為四種不同技術平台,包括滅活、病毒載體、核酸,以及蛋白質亞單元。政府就上述技術平台及每個技術平台中基本已進入第三期臨床研究的候選疫苗,諮詢衞生署轄下的新發現及動物傳染病暨疫苗可預防疾病聯合科學委員會(委員會成員名單載於衞生防護中心網頁www.chp.gov.hk/tc/static/24002.html),以及政府的四名防疫抗疫專家顧問的意見。專家認為每個技術平台各有可取之處,亦了解政府應採購來自不同疫苗製造商及不同技術平台的候選疫苗,並採購足夠劑量供應最少全港兩倍人口,以分散風險並確保有足夠的疫苗供應全港市民。
政府目前預先採購的三款疫苗,研發/製造商分別為科興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滅活疫苗)、復星醫藥/德國藥廠BioNTech(核酸疫苗),以及阿斯利康(AstraZeneca)/牛津大學(病毒載體疫苗),分別屬於三個不同技術平台中,科研技術開發進展及臨床研究均屬前列的候選疫苗。政府採購有關疫苗是經參考專家就候選疫苗的意見,以及考慮到疫苗的供應量及時間、物流和儲存辦法等因素後達至的決定。疫苗採購決定完全基於安全、效能、素質及供應,絕對不涉任何政治因素。
市民早日接種安全、有效的新冠疫苗,對本港回復正常生活至為關鍵。 根據現有的資料,政府計劃採購的疫苗能有效提供保護,對抗2019冠狀病毒病。政府會繼續跟進有關疫苗效能的最新資訊。 接種疫苗不僅可以保護自己,也可以保護周圍的人。有些人士(例如對某些疫苗成分嚴重過敏的人士)可能無法接種某些疫苗。這些人士如生活在已接種疫苗的人群中,他們亦能受到保護,因為如社區中有很多人接種了疫苗,大多數人都有免疫力,病原體便很難在社區內傳播。
按計劃採購疫苗的藥廠提供的資料, 接種的人士需接種兩劑相同的疫苗以產生足夠的保護作用。
一般而言,大部分的疫苗是安全的,常見副作用通常輕微而且是暫時的,例如輕微發燒、接種部位紅腫或疼痛。部分人士亦可能出現較嚴重的不良反應,但這些反應一般而言亦較罕見。 事實上,新冠疫苗的研發期相比一般疫苗被大大壓縮,因此不能完全排除在大規模人口接種後可能會出現罕見或未能預見的嚴重不良情況。政府會監察任何與使用該疫苗有關並發生在接種者身上的不良情況。
政府設立網站(www.evt.gov.hk),方便市民可以通過2019冠狀病毒病電子檢測記錄系統,下載自己的電子檢測記錄。 系統稍後亦會加入「電子針卡」記錄,屆時市民可透過「智方便」確認身份後,同時下載2019冠狀病毒病電子檢測記錄及疫苗注射記錄。
所有疫苗必須先符合相關程序,包括通過第三期臨床研究,並獲得本港以外藥物規管機構核准使用(包括緊急使用)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根據《預防及控制疾病(使用疫苗)規例》(第599K章)批准疫苗在香港在緊急情況下用於政府推行的疫苗接種計劃,以確保疫苗的安全、效能和素質。由於全球就疫苗的競爭十分激烈,初期供應緊絀,政府一方面透過預先採購協議向疫苗研發商爭取早日有疫苗送抵本港,另一方面會繼續基於最新的科學實證和臨床數據,再徵詢專家意見,敲定疫苗接種計劃的具體安排,盡早為市民接種。
政府已訂立《預防及控制疾病(使用疫苗)規例》(第599K章))(《規例》)。根據《規例》,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局長)可批准認可新冠疫苗(疫苗)在香港在緊急情況下作指明用途,即基本上是指由政府推行的疫苗接種計劃。在批准認可疫苗前, 局長須在顧及顧問專家委員會經考慮該疫苗的安全性、效能及質素的意見。除其他要求外, 該疫苗須有一個本港以外藥物規管機構或世界衛生組織核准使用。規例訂明局長須訂立機制監察任何與使用該疫苗有關並發生在接種者身上的不良反應。
衞生署有既定機制嚴肅跟進每一個接收藥物(包括疫苗)的不良反應報告。衞生署一向設有藥物警戒系統,當中包括收集藥劑業界及醫護人員呈報的疫苗接種後出現的不良反應報告(尤其是嚴重的不良反應),就呈報相關資料會進行因果關係評估,確定是否與疫苗接種有關。衞生署亦會監察先進國家和地區的藥物監管部門及參考世界衞生組織對有關疫苗的最新安全及成效評估。如認為接種有關疫苗的風險高於效益,衞生署會採取適切的跟進行動,包括提交相關資料給顧問專家委員會檢視及考慮是否向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建議撤銷相關疫苗的認可。就新冠疫苗可能引致的不良反應,衞生署會根據《規例》並參考現有機制進行監察,並會保持一貫的監控水平。
接種計劃及地點
- 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為何?
- 市民是否可以選擇接種哪一款疫苗?
- 社區疫苗接種中心(Community Vaccination Centre)的運作為何?
政府將推出一項全港性的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計劃),按高危類別分階段及有秩序地為所有香港居民免費接種新冠疫苗。計劃屬自願參與性質。在計劃下,新冠疫苗接種會在不同處所進行,包括醫院、診所、外展至院舍及社區疫苗接種中心(Community Vaccination Centre)。
政府根據情況,按群組、環境和疫苗抵港時間等,決定於某段時間為市民接種哪一款疫苗。現時預期不能在同一時間和地點向市民提供多於一款新冠疫苗,如市民想選擇另一種疫苗,可選擇在另一地點接種另一款疫苗。
為支援全港性的新冠疫苗接種計劃(計劃),政府由2021年初起,將在多個地區開設社區接種中心(Community Vaccination Centre) ,按高危類別分階段及有秩序地為所有香港居民免費接種BioNtech新冠疫苗。
預約方法: 為免人群聚集及安排分流,前往接種疫苗前,市民可到計劃的預約網站(稍後公布)預約時段。
疫苗接種: 到達疫苗接種中心後,工作人員會在接種疫苗前向接種人士解釋相關資訊並確認其是否適合接種疫苗。接種疫苗後,接種人士需在現場逗留觀察最少15分鐘才可以離開。
地點及開放時段: 稍後公布。
認識疫苗是與非
- 人體的天然免疫比疫苗誘導的免疫更健康和有效?
- 疾病對我帶來的傷害小於疫苗?
- 疫苗含有有毒成分?
- 疫苗會削弱我的免疫系統?
- 所有疫苗我只要注射一劑,就可終生免疫?
接種疫苗是預防疾病的最好方法之一。 感染病毒本身的風險要比接種疫苗的風險遠高得多。據估計,疫苗每年挽救共200萬至300萬人的生命。 疫苗通過與你身體的天然防禦系統合作來建立保護,從而降低患病風險。我們接種疫苗不僅可以保護自己,也可以保護身邊的人。
與所有藥物一樣,接種疫苗後可能會產生副作用。然而,這些症狀通常很輕微,持續時間很短,如手臂疼痛或輕度發燒。更嚴重的副作用是可能的,但極其罕見。 請記着,疫苗可有效預防疾病。 疾病造成的嚴重傷害遠高於接種疫苗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
疫苗包含着不同成分,以保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當中很多已經在數十億劑疫苗中使用了幾十年。 疫苗的每種成分都有其特定用途,在生產過程中,對每種成分都進行了測試。疫苗所有成分都通過安全檢定。
疫苗接種是一種簡單、安全和有效的方法,在人們接觸有害疾病之前為其提供保護,使其免受這些疾病的危害。事實上,疫苗利用你身體的天然防禦機制來建立對特定感染的抵抗力,並增強你的免疫系統。
一些疫苗只需要給予單一劑量,就可有終生保護。然而,大多數的疫苗都需要接種多於一次的劑量(即相隔約數個月後接種第二劑,或第三劑)。有些疫苗,在上述基礎療程的「多次劑量」後,更需要在某固定期限之後(如一年或數年)接受「加強劑量」。
破解新冠疫苗迷思
- 新冠疫苗研發和測試迅速,所以不安全?
- 信使核糖核酸 (mRNA) 新冠疫苗會改變人體的脫氧核糖核酸 (DNA)?
- 很多人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後都會康復, 所以我們就不需要疫苗?
- 新冠疫苗可通過微芯片或植入腦部控制人體?
- 早前參與BioNTech/復星疫苗臨床試驗的四個面癱個案,被證實與疫苗有關?
2019冠狀病毒病的疫情需緊急行動。但這並不代表會繞過任何安全規定或測試。儘管由於對疫苗的急切需要加快了過程,但研發過程並沒採取任何捷徑。事實上,有許多技術發展使疫苗的開發可以更加迅速。 疫苗中的所有成分,以及疫苗本身,都經過全面核對和監測,以確保其安全性。
信使核糖核酸 (mRNA) 不會進入細胞核,也不會影響我們的脫氧核糖核酸(DNA)。 mRNA疫苗指導我們的細胞如何製造出一種蛋白質(或蛋白質部分),從而引發免疫反應。真正的病毒進入我們身體時,我們便可免受感染。
2019冠狀病毒病是一種致命疾病,可導致嚴重病患 – 而且還有我們尚未完全了解的長遠後果。研發新冠疫苗就是要減少死亡和嚴重併發症。 儘管有很高比例的人從2019冠狀病毒病中康復,但也有不少患者出現嚴重疾病甚至死亡。感染病毒但不出現症狀也很常見,在這情況下這些隱型感染者也可能把病毒傳播給其他人。 當你作出接種疫苗選擇時,不僅可以保護你自己,而且可以減低家人和其他身邊人受2019冠狀病毒病引起死亡和嚴重疾病的威脅。
疫苗中的所有成分,以及疫苗本身,都經過全面測試和核對。有些人聲稱新冠疫苗將用於向接種者植入微芯片,以便可以通過5G手機發射塔追蹤或控制人體。這是錯誤的。沒有新冠疫苗可以追蹤個人或將個人信息收集到數據庫中。
在臨床試驗期間,曾經有四位參與者接種BioNTech/復星疫苗後出現面癱。其後美國藥監局調查發現面癱的病發率,與平日發生的差不多,未能證明是疫苗導致的,而世界衞生組織表示會繼續監察,到這一刻未有新發現。